close

鍾瀚樞/東海大學研究生(中縣龍井)、侯念祖/台灣新社會協進會研究員(高雄市)

台中地檢署搜索大學附件影印店事件,教育部官員與媒體指學生「貪小便宜」。此一藉由道德修辭的汙名化指控,其實是掩蓋了事件背後的權力壓迫真相。

事實上,學生影印書籍有太多的可能:或因為買不到書、圖書館未收入館藏、學術價值低不值得購買,或者是書價太過昂貴而買不起。現在台灣經濟衰退、失業率暴增,由於爸媽普遍面臨減薪、失業的惡浪波及,生活痛苦指數節節攀高,使得在大學校園裡頭同學們為學雜費、生活費而到處打工的情形越來越多見,甚至有些同學為了貼補家用,不僅拚命打工,而且省吃儉用、賃居在窄小的木板隔間,一餐吃自助餐、一餐吃泡麵。會斤斤計較於學雜費、書籍費的同學,在比例上絕大多數都是家境不甚富裕的廣大工薪家庭子弟,實不應以「貪小便宜」來抹黑窮人子弟。

何況正因政府採行不利於廣大受雇勞動者的新自由主義瘦身政策,才導致教育文化與社會福利預算緊縮,形成各級圖書館公共圖書嚴重不足的窘境,這才迫使買不起、買不到原版書籍的同學用影印的方式來滿足學習需求,這是政府新自由主義政策的錯誤所種下的惡因,卻讓廣大學生承擔惡果。



回過頭來想,英美六大出版財團的作法難道不是更為赤裸、汲汲於賺錢營利的「貪小便宜」心態嗎?他們作為文化研究大師愛德華‧薩伊德筆下文化帝國主義的商業先鋒隊,長期宰制台灣學術市場,半強迫式地要求台灣知識青年接受其知識壟斷、文化殖民,使台灣知識青年屈膝於跨國出版財團買辦的帝國主義文化霸權胯下,心不甘情不願地忍受其價格高昂的文化商品,這種經濟殖民與文化殖民的苟合,不僅有害於我國學術的本土化,更無知於人類知識文化在歷史上以及倫理上的多元開放以及互利共享的性格!

知識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誰也沒有資格在絕對的意義上主張對某個知識的獨佔權,更別說是財產權!職是之故,智慧財產權其實缺乏在法理學上的絕對正當性,台灣的著作權法更是美國霸權恐嚇下的畸形兒,而台中地檢署這次的搜索行動就客觀效果而言,顯然是繼成大MP3 事件之後,再度淪為美英跨國財團的免費打手的惡例!

人類文明之所以能繼續發展、豐富、進步,正是奠基在知識的共享、共有的歷史前提上。所謂的智慧財產權,其實祇是假文化知識智慧權之名,實質上,卻是在保障財團得以享有對人類共有的文化知識智慧成果的掠奪權和佔有、支配權。現行智慧財產權法令的峻罰嚴刑,雖然能讓嗜利的跨國壟斷財團逞一時之私,但是,長此以往,終將扼殺人類知識的累積創造,壓抑文明的生命活力。知識無價,跨國出版財團切莫貪得無饜!

【2002/03/14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li99110 的頭像
    lili99110

    答案最後一分鐘才解開

    lili991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